咩都擔心一餐?小心患上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是較常見的焦慮症。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和職場新鮮人,常要同時應付學業、工作和感情問題,可能沒有發現自己已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如果你近半年常感到焦慮、緊張的情緒無法受控,就應評估有否焦慮症的症狀。
焦慮症
較常見於 女性
(男女比例為 1:2)
焦慮症較常見於
15-18歲、30-44歲
年輕族群
焦慮症成因
焦慮症目前尚未有確切成因,但心理學及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和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有關:
- 生理因素:家族遺傳、腦部化學物質分泌失衡
- 心理和環境因素:父母的焦慮表現、創傷經歷和壓力、突然轉變的環境,例如,兩性相處、感情關係失衡、工作環境轉變、臨近畢業尋找工作
焦慮症病徵
焦慮、擔憂感本來是自然的情緒反應,但若經常性無法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且焦慮的強度和引起焦慮的事件性質並不相符,情況持續半年以上,則可能是患上了焦慮症。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V),焦慮症的症狀除了以上所說的之外,還包括:
- 經常對各種活動和事件(例如:感情、工作、學業表現)感到過度焦慮、擔心,或是常常預期會有危險及逼切的事情發生;持續六個月或以上感到焦慮
- 感到難以控制焦慮擔憂的感覺
- 此焦慮、擔憂感伴隨以下至少三項症狀(在過去六個月內,至少有一半日子出現以下症狀):
- 感到坐立不安(restlessness)、緊張(keyed up) 或心神不定(on edge)
- 容易感到疲倦
- 難以集中精神,或感到腦海一片空白
- 容易感到煩厭,或輕易動怒
- 肌肉緊繃
- 睡眠困擾: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輾轉反側(restless)或對睡眠質素感到不滿
- 此焦慮、擔憂感或不適的生理症狀,引起臨床上明顯的憂慮反應(distress)或減損患者在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
焦慮症診斷
要診斷焦慮症,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個人情況,以判斷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是否和焦慮症有關。由於焦慮症是一個較廣的精神疾病類別,醫生亦需要判別病人是患有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簡稱GAD)、其他種類的焦慮症,還是其他精神疾病,例如:
- 重度抑鬱症:心情憂鬱,明顯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認為自己沒有價值
- 社交焦慮症(社交恐懼):對負面評價感到焦慮和擔憂
- 強迫症(Obe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OCD):強迫性思考所造成的焦慮和擔憂,例如,認為自己被污染的患者可能會不斷強迫自己清潔身體或手部
- 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想起創傷事件所造成的焦慮和擔憂
- 精神性厭食症:對因疾病造成的體重增加而感到焦慮和擔憂
- 身體症狀及過度疑病行為:過度擔憂和抱怨自己身體不適的狀況
- 精神分裂症或妄想症:因妄想內容造成的焦慮和擔憂
同時,醫生也需要了解病人的困擾並不是因某藥物(例如服用處方藥物、濫用藥物)或身體病況(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而引起的生理反應。
有部分焦慮症患者會將自己的症狀歸類為普通情緒緊張,從而延誤診斷和治療。如果你也有情緒緊張的問題,不妨做一個簡單的自我測試,回答7條評分題,評估一下自己有多大程度符合焦慮症的症狀。
焦慮症治療
目前最具科學實證支持的焦慮症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部分患者或需同時接受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以提升療程的效用。
焦慮症藥物治療
醫生會因應不同情況及藥物的特性,建議患者使用不同的療程。較常用的焦慮症藥物包括:
- 血清素調節劑 (SSRI/SNRI):SSRI能調節腦內一種稱為血清素的化學物質;SNRI能同時調節腦內的兩種化學物質,即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但需要一段時間才開始見效。
- 苯二氮類鎮靜劑 (Benzodiazepines):主要是鎮靜作用,未能治本。長期使用的副作用多和嚴重,包括上癮、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受損等,故只能作短期使用。
- 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 (NaSSAs):這是一種常用於治療抑鬱症的口服受體拮抗劑 (receptor antagonist),又稱阻斷劑 (blocker),能夠通過阻隔Alpha 2 腎上腺素受體及部份血清素受體,促進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但需要服用一段時間(數星期)才開始見效。
- Alpha 2 Delta 配體抗焦慮劑 (Alpha 2 Delta Ligands):這是較新型的抗焦慮劑,通過減低腦神經傳遞質的活躍程度,以改善焦慮症狀,包括因焦慮引起的失眠和腸胃不適。相較於血清素調節劑及苯二氮類鎮靜劑,普瑞巴林的見效時間較快,病人的耐受性更好,副作用溫和,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與嗜睡。
焦慮症心理治療
焦慮症的心理治療旨在教導患者如何處理焦慮,例如認知行為療法能夠幫助患者:
- 改變思考問題的模式
- 改變面對焦慮時的應對反應,例如減少逃避行為
焦慮症的預防及自助方法
靜觀 (Mindfulness meditation) 知多點,學習放鬆身心技巧
近年靜觀成了關注身心健康的新趨勢,可在學校或者網上平台獲取靜觀教學。呼吸練習、身體掃描練習及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均能有助紓緩焦慮症的心理和生理症狀。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 放慢生活節奏(慢活人生),關注生活和工作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
- 不少焦慮症患者事事追求完美、有效率,導致長期精神緊張。如有這方面的問題,應留意一下日常工作的時間編排,每項工作之間預留休息時間
- 專注地完成日常工作和用餐,與其憂慮過去或未來的事情,不如嘗試活在當下
- 留意自己的需要,以平常心面對各種感情、經濟、工作或家庭問題
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恆常運動,有助抵抗及預防焦慮
- 透過運動、郊遊,或藝術等有益身心的活動,放鬆心情和紓解壓力,避免依賴飲酒、濫藥、吸煙和攝取大量咖啡因等行為來麻醉自己
- 很多年輕人喜歡把日程排滿,閒暇時間去試新餐廳、看電影,或放假前已預訂好旅行行程,雖然生活看似很充實,但同時亦應留意身心是否能夠負荷
- 嘗試踏出舒適圈(comfort zone),多參與健康休閒活動,擴闊社交圈子
- 培養新嗜好或重拾過去的興趣,例如學習新語言、行山、繪畫、書法等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