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用藥,對抗抑鬱事半功倍

「醒目」用藥,對抗抑鬱事半功倍

文: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

抑鬱症患者不宜突然停藥,避免出現反效果。
抑鬱症患者不宜突然停藥,避免出現反效果。

近年,港人的抑鬱指數屢創新高,香港慢慢成為一個壓力「爆煲」的城市。越來越多人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長遠來說,或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機會。然而,不少人對抑鬱症用藥存有誤解,一旦發現症狀有好轉便擅自停藥,令病情加劇反覆。患者如何能夠更好地控制病情?藥物的幫助是否治標不治本?以下為你續一解答。

香港心理衛生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估計有5.5%受訪人士患有抑鬱症,需要接受專業輔導及治療,而9.1%受訪人士屬「應關注」群組。這兩個組別的人數比例皆較2012及2014年的同類調查高,可見抑鬱症已成為香港較常見的心理疾病。

如何診斷抑鬱症?

醫學上,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及嚴重三種。醫生主要透過臨床上的觀察,例如患者的睡眠質素、體重升降、身體不適的程度等身體指數,以作出評估。

其次,醫生需要了解患者患病前的日常生活,以評估其患病後功能上的影響,例如患者能否如常工作,病情會否影響患者社交及日常活動等。

初期抑鬱症:

患者會有睡眠不足、脾氣差、無緣無故不開心、易累及失去衝勁的徵狀。部分人抑鬱的狀態會反映在身體上,覺得渾身不適。初期抑鬱症的徵狀並不明顯,患者求醫時較難尋找病因。

嚴重抑鬱症:

患者除了較容易受到負面思想困擾外,也會把負面的思想無限放大,例如他們會認為自己無用、懷疑自己被人針對,甚至出現幻聽誘使他們尋死。

而較極端的患者更會足不出戶、無法自理、反應緩慢、不食不喝或經常出現了結生命的念頭。

如何治療抑鬱症?合併治療提高成效

患上抑鬱症是否一定要服藥呢?其實不然。根據英美的指引,輕度的抑鬱症患者無須服藥,接受一般心理治療已足夠。但是,香港與英美的情況並不能一概而論;由於香港人往往較為內斂,怯於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即使患有輕度抑鬱症,身邊的家人、朋友仍是難以察覺,很多時直到患者求診時才發現病情已非輕度。一般情況來說,中度及嚴重的抑鬱症必須同時使用藥物和心理治療才能有效舒緩患者的病情。

我們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需要通過一些分泌物質來傳遞訊息。如果腦部化學傳遞物質的分泌失衡,例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皆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增加引發抑鬱症的機會。醫生難以使用侵入性的檢查以核實傳遞物質分泌的惡化程度,所以只能按臨床觀察的病情去評估患者的問題所在,以配合用藥。

除了腦內傳遞物質出現問題外,很多時患者的情緒問題,與其家人、工作或是於不同環境承受的壓力有關,不能從單一角度解釋。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在治療上可簡單分為兩類:

認知行為治療

只能在表面上處理問題,難以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及處理逆境問題的能力

因此除了用藥和進行認知行為治療之外,醫生亦會進行深入的互動治療:

協助患者發掘影響自身情緒的成因,例如性格因素、潛在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Distortion)等,從而協助他們面對逆境、建立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

突然停藥會惹來反效果

藥物和心理治療並非短期就能看見明顯成效,患者須通過醫生的專業評估以了解自己的康復情況,切勿自行判斷病情,擅自停藥。香港人普遍對藥物和心理治療欠缺耐性,有60-70%的患者一旦發現病情稍有好轉便以為自己完全康復,其後更自行停藥;結果停藥後,患者再度出現抑鬱症症狀,周而復始,他們也感到氣餒,自覺服藥也醫不好,從此對藥物失去信心。

患者需持續服藥一段時間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也會以患者身體的適應程度作為依歸,再作整體性的評估。醫生評估藥物對病人的影響後,會再次調整藥物劑量以作配合。用藥階段的長短因人而異,患者必須經過6至9個月的用藥鞏固期,然後在醫生的診斷下逐漸減藥。

即使是初發及症狀輕微的患者,一般用藥也要6至9個月;對於復發的患者,若其減藥及停藥的機會相對較低,醫生會建議患者持續用藥以控制病情。

食藥能變「醒目」? 「無科學根據。」

有傳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可提升病人的判斷力,服藥後會變得「醒目」,究竟有沒有可信性?這個傳言是不盡不實的。目前為止,沒有抑鬱症藥物在醫學上被大型及具公信力的研究證實具有令服用者變得「醒目」及「記性好」的功效。

事實上,若患者在服藥後抑鬱症症狀有明顯改善,自然也會對其認知和記憶能力有正面的影響。抑鬱症的治療需要依靠醫生和患者雙方的溝通和合作,這樣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患者能否停藥,需透過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評估、親人的客觀評價及患者的個人感覺這三方面為基準,核實患者的身體機能及情緒狀況是否皆已回復至病發前的水平才算完全康復。

Aesthetic Medicine

More Blogs
More Blogs

Eat Healthy

More Blogs
More Blogs

Exercise & Physical Therapy

More Blogs
More Blogs

Family & Pregnancy

More Blogs
More Blogs

Fight Cancer

More Blogs
More Blogs

Sexual Health

More Blogs
More Blogs

內科

More Blogs
More Blogs

心胸肺外科

More Blogs
More Blogs

未分類

More Blogs
More Blogs

癌症食疗

More Blogs
More 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