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g Cancer
肺癌是包括肺、支氣管和細支氣管表皮細胞惡變產生的惡性腫瘤。肺癌的種類超過20種,最主要的兩種是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和腺癌。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其生長速度較快,且更容易擴散。因此,針對於不同種類的癌症,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肺癌是香港癌症中的第一殺手,平均每年的死亡人數約為三千六百人,新增病例超過四千宗。
成因
研究發現吸煙(包括二手煙)是與肺癌最有關係的因素,九成左右的肺癌患者都與吸煙有關。據調查,吸煙人士患肺癌得幾率是非吸煙者的二十倍;在吸煙者中,約一成的煙民會患上肺癌;即使是長期處在二手煙環境中,換肺癌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約為正常人的2-3倍。肺癌的風險因素有:
- 吸煙人士
- 年紀在50歲以上
- 有較久的吸煙史
- 除了吸煙以外,其他原因也有可能會導致肺癌:
- 室内空氣污染(氡氣 Radon Rn 86)
- 空氣污染 (PM 2.5)
- 遺傳因素
- 長期吸入其他油煙(例如廚房,燒烤,香燭等)
- 缺乏進食果蔬及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
症狀
早期肺癌患者可能不會有明顯症狀,當有症發生時,可能為以下情況:
- 慢性的乾咳,有時咳痰帶血
- 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氣管炎和肺炎
- 呼吸短促,胸痛
- 脖子面部腫大
- 虛弱、無力、疲憊,體重減輕
- 吞嚥困難
診斷
肺癌的診斷不能簡單的通過臨床檢查確診,需要做以下檢查確診肺癌:
- 胸部X光檢查
- 痰液中癌細胞的檢查
- 支氣管內視鏡+組織檢測
- 電腦掃描(CT scan)+/-組織檢測
- 肺癌組織的DNA測試,檢查有沒有基因變異
治疗
肺癌的治療與其他癌症一樣,需要根據病情及癌症階段做出判斷,有時需要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
- 手術治療:是早期癌症的最佳治療方法,在癌細胞沒有擴散時切除腫瘤,治愈率達六成以上
- 化學治療(化療):對於已經擴散的癌細胞,化療藥物有助於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增殖
- 標靶治療: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例如肺腺癌,當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有基因突變時,則可以考慮標靶藥物治療,將腫瘤很好地控制,也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以及減輕疾病的痛苦。標靶治療的優點是有較少的副作用,對免疫及造血系統影響較低
- 兩代標靶藥物比較:第二代標靶藥物相對第一代標靶藥物好一些,例如在腫瘤沒惡化存活率方面,第二代標靶藥物比第一代的約多一倍;客觀反映率(即腫瘤可以縮小的比率),第二代標靶藥物的客觀反映率大約有70%,而第一代只有50%;在腫瘤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方面,第二代藥物大約為10個月,而第一代只有8.4個月
- 兩代標靶藥物的抗藥性比較: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一段時間內病情會被控制,但到了某一時間就會出現抗藥性;第一代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早一點,因為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藥物會附著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一代藥物附著的不很牢固;而第二代藥物則可以附著在數個皮生長因子受體,包括ErbB1、ErbB2和ErbB4,其結合非常牢固,因此出現耐藥性的時間遲於第一代標靶藥物
- 標靶治療副作用:目前,用於治療肺腺癌的標靶藥物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的藥物包括Gefitinib和Erlotinib,第二代標靶藥物主要是Afatinib。相對於化療來說,標靶藥物副的作用較少。但仍有機會出現以下情況:皮膚紅疹,小部分患者會腹瀉,在治療期間抽血發現患者肝酵素有上升趨勢,只有約1%的患者會因藥物作用而引起嚴重肺炎(間質性肺炎)
- 放射治療(電療):用輻射線破壞癌細胞,對於早期癌症及擴散後的癌細胞的抑制都有幫助
- 免疫治療: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監視體內細胞突變活動,但有時癌細胞會形成防護盾,避免免疫系統的攻擊而逐漸發展為腫瘤。免疫療法藥物一方面可以阻止癌細胞的躲藏,另一方面可以提醒免疫系統進行防禦。教導患者身體攻擊癌細胞,使部分患者的腫瘤收縮或完全消失
Shar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