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 李恒輝 ”

「飲大咗」要食「保」品補一補?   護肝產品隨時傷肝

「飲大咗」要食「保」品補一補? 護肝產品隨時傷肝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每逢節日,不少人都會出席聚餐、派對,難免高興多喝了幾杯。佳節過後,大家就開始擔心肝臟健康了。除了在飲食上多加節制,有些人會服用護肝產品。可是,其實肝臟保健品未必全部都有效,有些更會反過來對肝臟造成傷害。 肝臟是我們身體一個重要的器官。它以分泌、解毒和代謝功能為主,幫我們儲存能量,在需要時釋放出來,同時有排毒淨化的功用。 大時大節,自然會與朋友一起暢飲 飲食習慣最傷肝 如此重要的器官,卻容易因我們的飲食習慣而受到傷害。香港人普遍的飲食習慣並不健康,常吃高脂和高糖的食物。由近年賣得成行成市的漢堡包、拉麵、甜品,到高糖分的飲料如汽水、奶茶等,因工作應酬或去「蒲」時飲酒多,加上少運動,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增加我們患上脂肪肝的風險,有機會導致肝硬化、肝衰竭等問題。 因為多了人關心肝臟健康,近年市面上多了一些聲稱有護肝或保肝功能的產品或藥物,有些標榜可以防止酒精傷害,有些則聘用明星代言人。那這些「保品」真的是這麼神奇嗎? 肝臟自然分解保健產品 有害無益 其實,肝臟本身有排毒功能,多數藥物、草藥(包括中藥)、維生素和保健品都會由肝臟分解,而這過程有可能傷害肝臟,當中高劑量的維生素A,D,E和K就對肝臟尤其有害。現今市面上的草藥和中藥有幾萬種、產地又不同,很難完整地分辨出哪種藥物對肝臟有害。 很多病人以為雞骨草護肝,但其實每年都有因服用而引起急性肝炎的案例。另外,常見的金不換、麻黃、赤芍等等亦有機會損害肝臟。西藥當然也可能對肝臟有影響,如病人需長期服用,醫生會在服藥前後的一段時間內定期檢驗肝功能。 降低肝酵素不等於降低發炎 雖然這些保健品未必能完全避免對肝臟的傷害,但有些產品的確可降低肝酵素如肝臟轉胺酶 (ALT)。一般而言,ALT反映肝臟的發炎程度。可是,一些保健品只會令肝酵素下降,而不減少肝臟的發炎程度。這就可能掩蓋了病情,令病人錯過治療的時機。80至90年代時,還未有控制乙型肝炎的藥物,那時可用的治療就是這些降低肝酵素的產品,久而久之就發現其實並無療效。 肝臟的健康是需要投資時間和保持規律的,應由恆常運動、健康飲食、適量飲酒做起。戴頭盔不等於可以任人拳打腳踢,就如食保健產品不等於可以亂飲亂食一樣。

「飲大咗」要食「保」品補一補? 護肝產品隨時傷肝

過節食滯點算好? 腸胃肝臟科醫生教你正確消滯法

過節食滯點算好? 腸胃肝臟科醫生教你正確消滯法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每年節慶總是要相約一群人一起吃吃喝喝,一不小心就因為食滯而消化不良或腸胃不舒服。尤其是在充滿家庭、朋友、公司聚會的十二月和一月,很容易因為吃過量而消化不良,在品嘗美味佳餚之際,我們該如何預防這樣的情況? 消除飽脹感的方法 喝茶或咖啡能有助消化 1. 喝茶/咖啡 當感到飽脹時,許多人會藉由茶裡面加速胃酸分泌的咖啡因和丹寧酸來幫助消化;整個食物分解的過程加快後,飽脹的感覺便能降低。這裡建議大家選擇綠茶、薄荷茶、薑茶或檸檬茶。咖啡也是除了茶以外的另一個選擇。 雖然這些飲料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別因為茶/咖啡可解膩就誤以為他們可以減少卡路里的吸收,這樣反而會不小心吃了更多。 2. 吃乳酪/奇異果 另外,乳酪含有益生菌,可加速腸道蠕動,幫助排出宿便,減少脹氣情形。 而可以幫助消化的水果除了含木瓜蛋白酶的木瓜、含鳳梨酵素的菠蘿,還有含有奇異酵素(actinidin) 的奇異果;這三種水果都有幫助分解食物中蛋白質的物質,有助於減少飽脹感。 3. 運動 此外,運動或散步同樣能幫助腸道蠕動。不管是飯後散步,或是緩緩的慢跑,都能幫助消化。即便是單純的站著或隨意走動,都能防止胃酸倒流引起「火燒心」的灼熱感。下次吃飽飯後,不要再坐在沙發上不動了,起來走走吧! 如果試過以上方法卻還是覺得無效,則可試服用制酸劑,以解決胃的灼熱感、脹氣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吃飯前多吃蔬菜水果可幫助消化 如果不想吃太多,在聚會或自助餐中可先進食含有大量纖維的蔬果沙律,不但可以先有點飽足感,避免之後吃太多其他美食,也可以幫助腸胃消化蠕動。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擁有良好的自我約束控制力。

過節食滯點算好? 腸胃肝臟科醫生教你正確消滯法

幽門螺旋菌究竟是什麼? 3個真實個案讓你認識幽門螺旋菌

幽門螺旋菌究竟是什麼? 3個真實個案讓你認識幽門螺旋菌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幽門螺旋菌是在香港很常見,寄居在胃部的細菌,感染後有機會導致胃炎、胃潰瘍或胃癌。如果引致胃出血,症狀包括吐血、排出黑色大便、大便有血等等。筆者多年來接觸了不少幽門螺旋菌的個案,在此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個案1: 怎樣也不能清除的幽門螺旋菌 一位家庭主婦拿着三份驗血報告來找我,說她有幽門螺旋菌。起初她找家庭醫生是因為女兒因胃痛驗出有幽門螺旋菌,怕被感染所以接受檢查。 家庭醫生抽血檢查顯示出第一次為陽性,證實有幽門螺旋菌,便替她開了第一次療程。療程後再檢查,竟然還是呈陽性,所以醫生決定開第二次療程,但再檢驗還是陽性。 其實,最初家庭醫生診斷是正確的,血液有幽門螺旋菌抗體是因為病人受到此菌感染。但當病人服藥把病菌除掉之後,血液內仍然可以有抗體。這個情況就如我們接受疫苗之後,抗體會存在身體很多年,所以不能用抗體檢驗來確定是否痊癒。 因此有效的檢測方法是碳13尿素呼氣測試、大便抗原測試和胃膜組織測試。因為大便檢查比較不便,胃膜組織需要做胃部內窺鏡抽取,所以我會選用呼氣測試。 做了呼氣測試後,我給這位太太解釋,測試結果她胃部的幽門螺旋菌已經清除(可靠程度約98%)。可惜她還堅信自己有幽門螺旋菌,決定再去找其他醫生尋求治愈方法,望著她我只覺無奈。 個案2: 酒後吐真言 上星期到中環Happy Hour,一個從事保險的朋友飲了兩杯紅酒之後問我:「家人照胃鏡確診幽門螺旋菌引致胃潰瘍。吃了藥後,醫生說要再照胃鏡,再收$7000。究竟這真的有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這剛好令我想起前幾天,一位同類型病人於半年前確診。他接受兩個月療程後, 可能為了省錢而不聽醫生建議,沒有覆照。怎知道不久又胃痛去看政府醫生,醫生還是建議再照胃鏡,但排期要等一年多,又無奈的回來找我。 其實醫生要求一照再照,是因為初期胃癌跟胃潰瘍看起來十分相似,就算第一次胃潰瘍組織化驗沒有發現癌細胞,也不能確定不是癌症。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療程後進行胃部內窺鏡檢查,確認潰瘍已經痊癒,而不是胃癌 ,這才叫診症完畢。 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互信是很重要的。我們建議再照是對病人健康的責任。對那些決定療程後不複診的病人,其實我們也很無奈的。 個案3: 真係胃痛咁簡單? 香港人容易有胃痛的問題,並將其視為小毛病,但事實上並不是 香港都市人胃痛問題特別多。年間一次半次,大部份人都會選擇自行去藥房買胃藥,過幾天沒事就不再理會。不過如果胃痛持續,或病徵有所改變,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一位近60歲的病人因爲持續胃痛來求診。過去幾個月,他已看過幾位醫生,服用藥物之後情況亦稍有舒緩,但是胃痛從來沒有徹底消失過。 翻查病歴後,我安排他接受胃部內窺鏡檢查。檢查後發現約3厘米大的胃潰瘍,並且有出血現象,情況已算嚴重 。先在潰痬取些組織送去病理化驗,再止血及安排然後病人入住醫院,接受質子泵抑制劑靜脈注射。 更壞的消息是,第二天病理科醫生來電,原來病人的胃潰瘍組織內發現有癌細胞。慶幸及時接受檢查,接下來的電腦掃描沒有發現癌細胞擴散跡象,後來轉介病人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康復機會大大提高。 癌症及時發現,很多時候需要倚賴個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忙,是香港人的文化。然而,若發覺「小毛病」持續,必須要抽時間向專科醫生查詢。若錯過治療時機,連忙的機會也沒有就更可惜了!

幽門螺旋菌究竟是什麼? 3個真實個案讓你認識幽門螺旋菌

三大常見的都市腸胃問題, 你有冇中招?

三大常見的都市腸胃問題, 你有冇中招?

撰文: 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香港人生活緊張,工作繁忙,應酬又多,容易有壓力,加上進食不定時,因此不少都市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部問題。 胃病的成因 在眾多胃部問題當中,最常見有胃氣、胃脹、胃灼痛、火燒心和經常飽飽滯滯的感覺。與大部分的都市病一樣,這些問題的主要成因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香港人的生活節奏急速,不但飲食不定時,而且「三扒兩撥」就吃完整個以高脂、高熱量和刺激性食物為主的飯盒,長年累月對胃部造成傷害。再者,打工仔常常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長時間坐著工作、少運動,這些都是讓腸胃健康走下坡的因素。因此胃酸倒流、由幽門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引起的胃病,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在香港人當中十分常見。 胃酸倒流是甚麼? 「胃酸倒流」是指過多的胃酸由胃部逆流到食道。患者通常會有火燒心的感覺(即是胸口覺得灼熱或灼痛),病情嚴重者的胃酸更會倒流至咽喉,引致聲音嘶啞、咳嗽或哮喘,口腔帶酸味或口臭。胃酸倒流的成因與患者的生活模式有密切關係,包括經常吃太飽、進食後不久便仰臥或睡覺、肥胖、吸煙和飲酒等等,都會導致「食道下端括約肌」鬆弛和腹壓上升,從而引發胃酸倒流。如果沒有適當醫治,食道會有機會出現潰瘍或收窄的情況,甚至會演變成癌前病變(Barrett's esophagus)以及食道癌。假若經常晚上發病,也可能會引致長期失眠或其他情緒問題。 感染幽門螺旋菌 後果可大可小 幽門螺旋菌是一種存活於胃壁的細菌,目前全球已有約一半人口受感染。對於幽門螺旋菌的傳播途徑,醫學界還沒有定案,但研究人員普遍相信患者早在兒童時期已受感染。幽門螺旋菌引發的胃病可輕可重,它可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甚至胃癌。可幸是它的發病率只有約10%,即大部分受感染人士都沒有病徵。更幸運的是因為經香港的衛生環境經過多年努力已有很大進歩,令受感染人口由過往的50%下降至約30%,年輕一代的感染率應該更低。 改善你的生活集慣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會出現胃脹、胃痛、胃氣或食慾不振的症狀,但並沒有腸胃疾病或結構性問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因不明,但多發病於城市人身上,很可能與生活節奏、不良飲食習慣、煙、酗酒、缺乏運動和精神緊張等有關。 下期會再深入討論胃病的治療方法。

三大常見的都市腸胃問題, 你有冇中招?

肝病為什麼會導致臉黃? 急性肝炎你又認識多少?

肝病為什麼會導致臉黃? 急性肝炎你又認識多少?

撰文: 腸胃肝臟專科李恒輝醫生 女士們都喜愛皮膚白滑,「黃臉婆」一詞可謂是一種冒犯。流傳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妝品含鉛、具毒性,長期使用、尤其是年長後臉色會變黄。我們也常說肝病病人的臉會變黃,那又是真的嗎? 不只皮膚 眼球變黃更為明顯 真的。我們的血液(紅血球) 每日都會隨著新陳代謝產生膽紅素(bilirubin),而膽紅素會由肝臟經膽汁排出腸道。膽紅素是膽汁主要的色素,呈金黃色,同時是大便的主要色素。 患有急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膽汁排泄不順,導致膽紅素累積在血液中,令到皮膚和黏膜顏色變黃,這在於原本是白色眼結膜就更加明顯。 所以,一般醫生不會依賴皮膚顏色去診斷病人是否有肝病,反而觀察病人眼白有否變黄。這比觀看皮膚更容易及早和準確地察覺到變化,估計到病情的嚴重性。眼白越黃,病情就可能更為嚴重。 在香港,急性肝炎主要是由過濾性病毒、藥物或中草藥引起。 過濾性病毒 主要分為甲、乙、丙、戊四種,當中甲型肝炎(Hepatitis A)是由腸道傳染的。 病毒會由病人的大便中排出體外,經過不潔的食物、食水,又或時沾染了病毒的雙手,傳入其他人口中而感染。最普遍的感染途徑是進食被病毒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蠔、蜆、貽貝和扇貝等甲殼類食物,或飲用未經妥善處理的水。香港每年都有幾百宗甲型肝炎的病例。 食用未煮熟的甲殼類食物容易引致急性肝炎 戊型肝炎(Hepatitis E)的主要傳播途徑跟甲型肝炎相近。除此之外,也有證據顯示,戊型肝炎可經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肉類而傳播。在豬的肝臟亦曾發現過戊型肝炎病毒,但這個傳播途徑的重要性還沒被確定。而孕婦更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孕婦感染戊型肝炎,死亡率可以高達20%,且現在醫學上還沒有疫苗來預防此病毒,! 另外,急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都是經性接觸或血液傳染,如共用針筒。          2.藥物、中草藥 無論服用的是西藥、中成藥中草藥,大多需靠肝臟分解,然後排出體外,因此過程中有些藥物有機會引發急性肝炎。而由於香港人服用中藥很普遍,中成藥跟草藥引發的急性肝炎個案亦頗多。醫生建議市民切忌自行用藥,以免患上急性肝炎,甚至隨時要靠肝臟移植續命。

肝病為什麼會導致臉黃? 急性肝炎你又認識多少?

女性月經前便秘 必讀三大解決方法

女性月經前便秘 必讀三大解決方法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每當月經前後,部分女性會出現肚脹、過多胃氣、便秘或肚瀉的情況,令不少女士困擾不已。如你也在月經前後出現腸胃不適的問題,不需過於擔心,這只是因為生理期前出現了荷爾蒙變化。而此類的腸胃問題一般會在排經一至三天後自然消失。 月經前便秘或排經時肚瀉 女性荷爾蒙所致 女性的荷爾蒙包括了雌激素 (Estrogen)和黃體素 (Progesterone)。以下是引致月經前便秘的成因: 在排卵期前,身體會分泌出雌激素,令一顆或多顆卵子成熟。 在排卵後,雌激素會逐漸減少,而黃體素分泌會增加。 如卵子沒有受孕,黃體素便會減少,然後便會開始月經來潮。 體內的黃體素會減慢腸胃的蠕動,使食物需在胃部和小腸停留較長時間,從而導致胃脹、多胃氣和消化不良。同樣地,當大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久了,會容易導致肚脹和便秘。 雖然雌激素也會對腸胃蠕動造成影響,但不及黃體素明顯。如有經前便秘困擾,便秘通常會在黃體素下降後 (即排經1-3天後)消失。另外,有些女士在排經時會出現肚瀉的情況。這是因為在排經時,身體會分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令子宮收縮,同時亦會增加腸道蠕動,造成肚瀉。 月經前後均可能會造成腹部不適 三大方法教你避免經前便秘 由於女性荷爾蒙影響腸胃蠕動,因此女士容易在月經前後出現腸胃不適,而最常見的就是經前便秘,一般會在排經時得到改善。由於每位女士的荷爾蒙分泌量和身體反應都不同,所以出現的病徵都可能會有所不同。 如有經前便秘的困擾,便應該培養以下的習慣,以幫助排便: 多做運動 多進食高纖維食品 多喝水 另外,如要避免肚脹和不適,應盡量避免進食高腹鳴(FODMAP)的食品,如蘋果、牛奶、西蘭花等,以減少氣體在腸內形成。研究顯示,患有腸易激症或腸敏感的女士,會更容易出現生理週期性的腸胃不適。而患有此病的女士一般會較易疲累、容易有腰背痛和失眠的問題。 女士可以用日記方式,來記錄腸胃的症狀和月經日子,從而找出彼此之間的相關性。除了生理期外,其他的疾病亦可能會引致類似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子宮內膜移位症 (即朱古力瘤)。如有任何疑問,可請教你的醫生。

女性月經前便秘 必讀三大解決方法

外遊腸胃炎怎麼辦?	小心進食為妙

外遊腸胃炎怎麼辦? 小心進食為妙

到外地旅遊最怕就是水土不服,而外出旅遊最常感染的疾病就是腸胃炎。本來開開心心的旅程,不但變成要不斷找洗手間,而且美食當前又不能享用。若情況更嚴重的話,患者更要留在酒店休息或在當地看醫生,浪費了金錢,亦甚為掃興。 泰國印度屬高危地區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大約有一千萬名旅客患上外遊腸胃炎(Traveller’s diarrhea)。特別是香港人經常去的東南亞國家,如泰國,就有相當多的病例。其他高危地區包括印度(導遊朋友說十個香港團友九個腹瀉)、中東、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這些地區的食水潔淨程度比較差,餐廳的衛生管理亦較落後,而且旅客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中招。 食物細菌、不潔水源是最大原因 食物細菌容易引致腸胃炎 約90%的外遊腸胃炎個案都是由細菌引起,包括最常見的大腸桿菌、空腸曲狀桿菌、沙門氏桿菌和桿菌性痢疾等等。那什麼食物最容易引致外遊腸胃炎?大多是未完全煮熟的肉類、蛋類、海鮮和儲存不當的奶類製品,如雪糕。水源不潔同時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不應飲用未經煮沸的水,但卻很容易忽略某些餐廳有可能用未經過濾或煮沸的水來製冰和洗菜來製作沙律。除非你日日吃杯麵或每餐都光顧五星級酒店,否則真的很難避免水源不潔的問題。另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進食前要洗手,如果旅遊的地方落後,要記住自備酒精搓手液。 一般外遊腸胃炎的病徵包括腹痛、肚瀉、嘔吐和發燒。如果是由細菌引起的腸胃炎,病徵可持續3至5天,而病毒(如諾沃克和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病徵通常只維持1至3天。其中,諾沃克病毒引至的腸胃炎的特徵是嘔吐多於肚瀉。 避免缺水 補充電解質 外遊時謹慎注意飲食防止患上腸胃炎 患上外遊腸胃炎,大部分人不需要藥物治療也可痊癒,但在腹瀉和嘔吐後要緊記避免缺水。當然,一定要喝清潔的水,如蒸餾水或經煮沸的水。患者同時也需要補充電解質,可以喝運動飲料或出發前預先購買脱水補充液配方(Oral rehydration therapy)。 旅程中,旅客應盡量不要進食奶製品和油膩的食物。假如不想因腸胃炎延誤旅遊行程,可在出發前跟家庭醫生商量,預備好止痾藥和抗生素作應急之用。藥物雖可縮減病患日子,但對身體健康的人並不是必要的,抗生素亦要根據個人病歷和旅遊地點作出選擇。 假如患者病情持續多於5天,出現缺水(如小便減少)或排血便,便應在當地找醫生診治。回港後,若腹瀉持續,就有機會是寄生蟲感染,患者應立刻求診。 (資料提供: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外遊腸胃炎怎麼辦? 小心進食為妙

解決上班一族便秘之苦   規律如廁時間

解決上班一族便秘之苦 規律如廁時間

撰文: 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環境壓力大,導致便秘問題普遍,對於很多年輕在職女性來說有口難言。雖然多數個案未必需要服藥解決,但除了多吃蔬果、多喝水和多運動,養成規律的如廁時間亦非常重要。 工作關係   連大便時間都沒有  其中一個個案是一位空中服務員。她的如廁時間非常受工作時間限制,例如說由香港前往多倫多的航班,機程已經14小時,加上需在起飛前2小時回到公司,落機後1小時才到酒店。如果上班前沒有大便,在航程的大部分時間又要當值,她起碼要忍17小時。到達當地酒店後,已經累得直接倒頭大睡。睡醒時,生理時鐘因著時差被打亂,早前的便意亦消失了。 此外,地點也是一大因素,機內廁所衛生情況不算太好,而下榻酒店即使再高級,洗手間亦是陌生的環境。到幾天後身體剛適應當地時差又要回港,就這樣她幾天裡也沒有排便。 習慣性便秘    困擾問題都多 習慣性便秘導致結腸積聚宿便,最後引致腹脹。同時,宿便也會增加腸道細菌,造成口氣。多數人面對便秘既是無奈又是尷尬,而嚴重者會情緒緊張,甚至有睡眠失調和憂鬱症。雖然醫學上還沒有足夠研究證明便秘會使皮膚變差,但若女士情緒受困擾又的確很難保持皮膚漂亮。 減少便秘   由習慣做起 想唔便秘,就由飲食開始入手 大部分在職女性的情況應比以上案例好一點,但總不免因工作而規範如廁時間。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有便意就立刻上洗手間。如果你一向習慣「忽視」便意,直腸也會漸漸習慣儲存大便,便意自然減少。大便在大腸停留久了便會變硬,令如廁更困難,造成惡性循環。 要軟化大便,增加大腸蠕動,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多吃高纖食物,如紅莓、西梅、梨、青豆、西蘭花、麥糠、燕麥糠、米糠等。 飲足夠水分,幫助軟化大便。最好每日喝6至8杯水,天氣炎熱時或多流汗者更要喝多些。盡量喝暖水,因為暖水比冷水更能夠刺激腸道的正常蠕動。 受便秘問題困擾的話,要減少喝咖啡及酒精,因為兩者都會令身體更易流失水份。 多做運動,每天做30分鐘簡單的運動如急步行,便可以幫助刺激腸道蠕動,也可減少便秘的機會。 最理想是養成有規律的如廁習慣。嘗試每天在同一時間預留20分鐘,安坐在家中洗手間。時間安排在進食後半小時裡最有幫助,特別在早餐後就最容易有便意,因為在進食時腸臟蠕動幅度較大,慢慢便可變成習慣。 只要參考以上貼士,上班一族也可以解決便秘問題。如果你是空中服務員或經常出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盡快適應時差,回復正常生活規律。

解決上班一族便秘之苦 規律如廁時間

腸敏感容易不適 注意飲食舒緩症狀

腸敏感容易不適 注意飲食舒緩症狀

撰文: 腸胃肝臟科專科李恒輝醫生 很多人覺得大便暢通就是排毒,是對身體好的。然而,如果日日都有排便,但腹部仍是脹脹的,那是為什麼呢?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一般稱為「腸敏感」。患者多於二十多歲時首次發病,要紓緩病情就要注意飲食或靠益生菌幫助。 成因未明 診斷靠檢查其他疾病 醫學界對腸易激綜合症的成因還未有定論,一般相信與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睡眠失調和飲食習慣等有關。病發時,患者會有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的症狀,而排便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紓緩。同時,部分患者會有肚瀉或便秘的狀況,大便過硬或呈水狀,又或大便時有黏液排出。 當然一般人也會偶然遇上以上的情況,但如果症狀頻密或影響日常生活,便有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綜合症。一些嚴重的患者會因為害怕找不到洗手間,甚至因此失禁,而減少外出及社交活動。 腸易激綜合症沒有特定的檢查,只能靠病徵來分析和分類。醫生一般會建議抽取大便樣本作化驗及進行內視鏡檢查,以排除一些更嚴重的疾病如大腸癌、免疫系統性腸炎(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和感染性腸炎(如過濾性病毒,肺癆菌)。若所有檢查結果正常,但病徵持續,很大機會是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避免高「腹鳴」食品 牛奶等奶類飲品含有乳糖容易刺激腸道 要控制病情,患者要注意飲食,避免高「腹鳴」食品 (FODMAP diet)。高「腹鳴」食品包括: 果糖:如蘋果,梨,芒果,西瓜 乳糖:如牛奶,乳酪,軟芝士 寡糖:如西蘭花,洋蔥,小麥 多元醇 :如用於香口膠和作代糖的甜味劑sorbitol和xylitol 對某些患者來說,益生菌對紓緩症狀亦有幫助。 根據症狀類型治療 腸易激綜合症根據病徵,可分為(1)肚瀉型、(2)便秘型、(3)混合型和(4)無法分類型。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徵狀和腸易激綜合症類型有機會隨時改變。腸易激綜合症並沒有根治性的治療,但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徵及嚴重程度處方藥物,緩和病徵。如患者患有情緒病,便應接受適當治療,以控制情緒問題,腸胃症狀亦會得到紓緩。那就不用再想法子遮蓋脹起的腹部了。

腸敏感容易不適 注意飲食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