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暗瘡不容忽視!治療痘痘有法 皮膚科醫生詳解A酸功效
資料提供: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 暗瘡是不少人的惡夢,有些人除了面部外,胸口和背部都會長暗瘡,一旦處理不當,容易留下暗瘡印影響外觀,困擾身心。有人認為暗瘡纏綿難癒,是無法根治之症,但事實是否如此?我們特意請來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為大家解說。 暗瘡影響外觀 增抑鬱風險 早期的暗瘡會出現黑頭、白頭粉刺,而後期暗瘡則會出現丘疹、膿疱、結節,甚至是囊腫性暗瘡,若處理不當令暗瘡患處過度發炎,即使復原也有機會出現疤痕、色素沉澱和紅印等問題,影響外觀。 這些外觀症狀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對患者造成心理困擾,害怕被人歧視和孤立,影響自信心和社交。胡惠福醫生分享,曾有患者因暗瘡問題情緒低落,引致抑鬱和焦慮,甚至有自殺念頭。不少患者以為暗瘡沒有根治方法,但其實只要盡早治療,的確能降低色素沉澱和疤痕形成的風險,從而減輕心理負擔及改善生活質量。 身體暗瘡常被忽視 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 暗瘡主要影響皮脂分泌旺盛的位置,除了面部T字位,亦常見於身體其他部位,包括胸部及背部等。胡醫生指出,有研究發現,近五成面部暗瘡的患者,亦有前胸和後背等身體暗瘡的困擾。暗瘡是一個角質層積在皮膚上的疾病,油脂越多及角質層越厚,毛孔堵塞便容易生暗瘡。由於胸口和背部長期悶在衣服裏,油脂加上汗水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毛囊炎,亦即背部長得像痘痘、粉刺的東西。 身體暗瘡不容易察覺,因此較常被忽略,但同時也非常容易留下疤痕及色素沉澱。由於平日各種動作都會拉扯到胸口和背部,張力較大,如果患者是疤痕增生體質,有機會形成蟹足腫,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穿露肩或露背服裝時外觀不大好看,或被人以奇異目光看待。所以當發現有身體暗瘡問題,應主動向醫生查詢,盡早控制和根治,以防病情愈益嚴重。 背部皮膚厚 用藥難度高 治療身體暗瘡和面部暗瘡的方法大同小異,不過身體暗瘡牽涉的範圍較大,難以單用局部性外用藥膏,加上一些身體部位(如背部等)較難接觸,增加了使用藥膏的難度。胡惠福醫生提醒,背部皮膚比面部皮膚厚,所以藥膏滲透力較差,或會影響使用效果。另外部分藥膏,例如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BPO)有漂白作用,有機會令衣服氧化而褪色。 多種治療方案 外用A酸為一線藥物 目前有多種暗瘡治療方案,主要分為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兩類: 外用皮膚科藥膏 輕微暗瘡可透過外用皮膚科藥膏治療,非處方成份包括BPO,具抗菌性,能有效殺死暗瘡細菌、及水楊酸(Salicylic Acid),藥力較溫和,能夠溶解老廢角質,減少毛孔堵塞。 至於處方成份則包括外用抗生素、杜鵑花酸(Azelaic Acid)及外用A酸(Topical Retinoid)。外用A酸是治療暗瘡的第一線藥物,可以溶解角質層,改善毛孔堵塞,去除粉刺和抑制發炎。現時多使用第三代A酸Adapalene,它相對於傳統第一代A酸的刺激性較小,可以溶解粉刺、預防毛孔堵塞,亦可幫助角質脫落、抗發炎和抗菌。第三代A酸最常用成分是0.1%濃度的凝膠劑型,適用於12歲以上孩童,通常使用3至4個月後,就能大大紓緩青春痘問題。現時市面上有結合BPO和Adapalene的藥膏,兩者合併使用效果更顯著,能雙重預防和治療暗瘡印。 近年亦新推出美國FDA核准的第四代A酸Trifarotene,濃度只有0.005%,主要針對皮膚內RAR-γ的A酸受體,臨床證實對於中度臉部及身體發炎和非發炎暗瘡都安全有效,可用作治療12歲以上患者的粉刺及青春痘。胡惠福醫生分享,一般使用第三代A酸Adapalene的患者,大約1星期後有明顯效果,而近年有患者使用第四代A酸Trifarotene,只需約2至3日已可成功消炎。 口服藥物 患者亦可選擇口服藥物,包括口服抗生素(四環素類或紅霉素類)、口服A酸,並合併外用藥膏,如外用A酸Adapalene和 Trifarotene來加強治療效果。不過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單用外用藥膏多,一般醫生會為中度至嚴重程度患者處方口服藥物。 注意副作用 謹慎用藥免煩惱 使用以上藥物時有數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外用A酸有機會引起局部皮膚刺激性,導致皮膚泛紅、乾燥和引起灼熱感,加上可能增加皮膚的光敏感性,使用時應避免日曬防止灼傷,更需要每天塗防曬。患者塗抹A酸藥膏時,應避免觸碰眼睛、嘴唇、黏膜、鼻孔和較敏感的部位。準備懷孕、懷孕中、餵捕母乳中的婦女亦要忌用。胡惠福醫生提醒,第四代A酸Trifarotene副作用主要是輕度至中度刺激和痕癢感,不過身體皮膚比較厚,耐受性較大,通常使用一週後,不適感便會逐漸減退。 至於揀選BPO產品時,我們不必盲目追求高濃度,胡醫生分享,根據研究顯示,5%和10%濃度的BPO治療效果其實相若,濃度過高反而有機會增加對皮膚的刺激性。 而外用抗生素如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藥性相對溫和,主要抑制細菌,不過容易出現抗藥性,一般不會單獨使用,需要搭配BPO,才能解決細菌抗藥性。 要留意的是,任何方案都未必適用於所有患者,患者應先咨詢醫生意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