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增中風風險 認識五大要訣助康復
資料來源:腦神經科專科馮斌熙醫生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是本港的第四位「致命殺手」1,而心房顫動就是中風的成因之一。這次我們邀請到腦神經科馮斌熙醫生為我們我們講解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以及中風的預防及治療,好讓大家提高防範中風的意識。 認識心房顫動 預防缺血性中風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指心跳忽快忽慢而不規律。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比一般人高,亦有數據指出男性較女性容易患上心房顫動2。馮醫生解釋,因為心跳不規則,影響心臟內的血液循環,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流至腦血管便會造成阻塞,令血液不流通,無法傳送到腦部,從而引致缺血性中風。 心房顫動的徵兆並不明顯,大部分人都未必感覺到,病發時患者會突然心跳加速或暈倒,有些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雖然如此,但如上文所述,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此年長、高血壓、心瓣有問題、吸煙、酗酒、有長期疾病(如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都應定期找醫生進行心電圖或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檢查。 緊記口訣 中風徵兆有得睇 B.E.F.A.S.T. 是有關中風症狀的口訣,及早發現自己或身邊人出現以下症狀,讓患者儘快得到治療,有助提升中風患者康復的機會: B — Balance,頭暈及行路不穩;E — Eyesight,眼晴突然失明或缺失了部分視覺F — Face,面部表情不對稱A — Arm,一邊手臂無力垂下S — Speech,說話含糊不清T — Time,分秒必爭,立即求醫 馮醫生指,F.A.S.T四個症狀都很常見,而最多人容易忽略的便是頭暈(B)。如果有以上任何的症狀,應直接到急症室求診。他又指,有些人的症狀會很快消失,但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這有可能是小中風的症狀,一旦症狀再次出現,就可能是更嚴重的中風。 及時醫治中風 新舊藥物要知道 抗凝血藥物治療是其中一種醫治中風的方法。馮醫生解釋,新舊抗凝血藥物的分別主要是藥效穩定性,傳統抗凝血藥的藥效易受患者的飲食習慣影響,因此要定期驗血以調較劑量,讓凝血指數穩定,「(凝血指數)需要穩定於某個範圍,最好是2至3」。而新的抗凝血藥藥效不受食物影響,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亦較少,而且較方便,只需要每日服食一次。 此外,馮醫生也發現坊間經常混淆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血藥(俗稱薄血藥),但其實不是所有中風病人服用的藥物都叫做薄血藥。馮醫生解釋,兩者所針對的情況並不一樣,抗血小板藥主要治療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性中風;由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就需要用到抗凝血藥。 個案分享:中風致突然不能說話 新型抗凝血藥助預防 馮醫生分享,曾經有一位七十幾歲患者有天突然不能說話,幸而患者警覺性甚高,察覺到可能是中風的症狀,於是立即前往他的診所求診。而經過腦部磁力共振檢查後,馮醫生發現一個血塊阻塞了處於腦部語言中心的血管,造成缺血性中風,另外也為患者做了心電圖,發現了他有心房顫動的問題,因此為他處方新型抗凝血藥,患者很快便康復。由於患者及時求醫,加上之後一直依照馮醫生指示服藥,也未見中風復發。 本網頁由香港第一三共有限公司支持製作,內容只作參考之用,並非提供任何醫療意見或建議任何商品或服務,亦不可取代任何診斷或治療。有關您個人的治療情況,請諮詢您的醫生為您作出準確的診斷,並提供適合的治療。藥物的成效和反應因使用者身體狀況及個別症狀有所不同,詳情請向醫生查詢。 參考資料: 中風. 智友站 - 中風.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29ac1219-3d68-4378-a2bd-09e111da3650. Accessed October 30, 2020.心房顫動社區心電圖普查計劃 - 中期數據發表. http://www.hearthealthytrain.com/file/files/%E5%BF%83%E6%88%BF%E9%A1%AB%E5%8B%95%E7%A4%BE%E5%8D%80%E5%BF%83%E9%9B%BB%E5%9C%96%E6%99%AE%E6%9F%A5%E8%A8%88%E5%8A%83_revised.pdf. Accessed October 3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