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大部分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情会在短时间内好转,但少数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可能会患上急性肝衰竭。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大约 5 至 10%的成人患者及 95%受母体感染的婴儿均会变成慢性带菌者,造成慢性乙型肝炎。长时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会损害肝脏,增加患者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

全球约有3亿

乙型肝炎带菌者

大约10%

香港成人是

乙型肝炎带菌者

乙型肝炎 成因

成因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是导致乙型肝炎的直接诱因。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例如母婴分娩期间传染、进行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共用针具(如针头,针灸针)、私人用品(如剃须刀,牙刷)或未经消毒的纹身器具等。一般日常接触例如拥抱,接吻,分享食物和饮料的行为不会传播乙型肝炎。

症状

乙型肝炎患者通常不会自觉有明显症状,因此并不会知道自己是否已感染病毒,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出现,与感冒病毒感染非常相似:
  • 头痛,低烧
  • 腹痛,不想进食,呕吐
  • 茶色小便 (普洱茶般深的颜色)
  • 黄疸 (眼白变黄)

 

乙型肝炎 症状
乙型肝炎 诊断

诊断

单凭临床诊断不能确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实验室检查对于确诊乙型肝炎非常重要。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查,便可完成乙型肝炎诊断。抽血检查包括: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决定病人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 医生可根据情况,抽验其他乙型肝炎抗原或抗体,如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anti-HBs(判断病人是否需要打乙型肝炎预防针)
  • 肝功能指数(检查病人是否患有肝炎)
医生建议已知的乙型肝炎患者定期抽验肝功能,及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音波,以观察有没有肝硬化或肝癌病变。另外,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数量测试也可以显示患者体内病毒的活跃度。
 

治疗

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决于病毒感染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以及有没有并发症。

急性乙型肝炎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患者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病人只需多休息、均衡饮食和多喝水,避免烟酒,便可减轻病情。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损害肝脏。治疗需要使用药物,包括口服抗病毒制剂。药物可以延缓肝硬化的发展,以降低患肝癌的概率。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肝功能指数,病毒数量,免疫系统状况和病情作综合判断,处方抗病毒药物。

严重肝衰竭或肝癌患者或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肝脏移植手术,或肝癌切除)。

不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覆诊都非常重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定期抽血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的活性,以及定期进行肝脏超音波扫描。

乙型肝炎 治疗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预防方法

乙型肝炎预防针能有效为未感染人士或刚出生婴儿预防乙型肝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