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牙醫陳坤醫生跟大家分享了未經牙醫檢查,便開始進行自助式矯齒療程的風險,當中的負面影響確實不容忽視。今集陳醫生會繼續分享自助矯齒過程中,自行製作牙模和在沒有牙醫監察下佩戴牙套的風險,同樣值得注意!
牙模不準確 牙套則不準確
顧名思義自助式透明牙套矯齒療程中大部分步驟都需要用家自行完成,包括製作牙模。在許多情況下,用家在訂購自助式透明牙套矯齒療程後,會透過郵寄收到製作牙模的指示、工具和材料。在網絡資訊發達的世界,不少網紅或一般自助式透明牙套用家上載影片示範製作牙模,讓不少人都誤以為製作過程十分簡單。但事實上,製作牙模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專業的知識操作,才能確保牙模的準確度。
牙托尺寸的選擇、擺放的位置、施加的力度和力度的分佈都會影響到牙模的準確性。牙托太大印模時會增加病人不適,太小則不能獲得所有牙齒的完整形態。由於牙模的物料在進入口腔的初期仍然處於軟身狀態,這時如果只按住牙托的前面,後面的物料就不能完全包裹牙齒,影響牙模的準確性。這樣做出來的牙套自然就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人人矯齒進度不盡相同 牙醫監察尤其重要
在現在的技術環境下,自助式牙套矯齒療程採用大數據推測牙齒矯正進度,雖然牙套設計符合平均矯齒進度,但不一定適合每一個病人。所以在個別病人身上,牙套不一定可以完成根據電腦模擬的排列移動。如果病人戴牙套的時間不達要求,治療進度就更會有落差。醫生會定期檢查治療進度,如果發現實際情況跟不上療程,醫生需要決定微調治療方法或重新設計療程。常見的方法有增加某幾副牙套的佩戴時間,使用橡筋牽引等方式來保證牙齒的正確移動。萬一牙套無法貼合牙齒,又因缺乏醫生監察而不知道出現問題,輕則沒有治療效果,重則可能會令牙齒產生更嚴重問題。
即使牙齒看似整齊,亦不代表一切正常。牙齒除了口腔所見部分,還有埋在牙床骨的牙根。病人見牙縫愈來愈窄,以為已經將近完成療程,但牙根可能沒有隨之移動,導致牙齒整體歪斜。此時需要由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牙根位置。
矯齒療程始終屬於醫療程序,缺乏醫生監察,可能會出現問題而病人不自知,繼而衍生其他健康問題。
矯齒完成後的維持階段同樣重要
很多人誤以為矯齒完成後就萬事大吉,殊不知維持階段也是非常重要。如不使用正確的定位器,牙齒則可能發生移位。醫生會根據矯齒前的牙齒情況、病人的生長發育階段及生活習慣等因素來決定定位器的種類。例如嚴重不整齊的牙齒矯正後,使用固定式的定位器,維持效果可能會更佳。
(資料提供:牙醫陳坤醫生)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