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臨床心理學家黃詠詩小姐
放完長假後,不少父母煩惱的問題之一就一定是孩子不願溫習做功課。小朋友放假後「玩愴咗個心」是很平常的事,若加上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要他們坐好溫書做功課就更困難。現在就讓我們以不同的例子探討如何幫助小朋友順利完成功課,享受放學後的時光。
1.先排除環境障礙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想知道,到底什麼環境才是合適小朋友做功課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但一般來說,做功課的環境都以不可以有太多滋擾為準。
例如我曾經有個案的小朋友因不易專心,媽媽安排他在客廳做功課,方便自己從旁協助。可是原來小朋友做功課的時候,他的弟弟就會在一邊玩耍。對他來說,雖然有媽媽協助,但滋擾太大,他還是難以集中完成功課。
後來,他們接受建議回到房間做功課,並打開房門,那麼媽媽既可提供協助,小朋友又可更專心。排除環境障礙,小朋友做功課的效率便自然會增加。
2. 先由容易開始 減少拖延 (procrastination)
拖延(procrastination)不只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小朋友也會因不同的原因而養成拖延的習慣,最常見的就是拖延做功課。筆者曾經遇到一個K3學生,其實功課量不多,但他就是一直拖延到晚飯後才開始做功課。
細問之下,發現家長常常安排小朋友先開始做抄字練習,讓小朋友缺乏開始做功課的動力。如果家中的小朋友也有類似的狀況,我們可以安排以較容易的功課作開始,讓小朋友更有動力及早開始做功課。
3. 善用奬勵與小休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小朋友可以一氣呵成完成功課。可是,以小朋友的能力而言,一氣呵成完成功課未必是容易的事。這個時後,我們可以善用獎勵與小休,讓做功課的過程變得更輕鬆。特別是在小朋友完成他認為較困難的功課後,我們可以給予小獎勵或小休時間,讓小朋友重新「差電」,才再開始繼續做功課。
不少父母都會認為做功課是孩子的基本責任,但事實上小朋友每天在學校學習和在家做功課的環節中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因此欣賞孩子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孩子做功課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給予讚賞,讓孩子知道我們認同他的努力,也讓你的支持成為他的動力。如果做功課的困難持續了一段時間也未見改善,父母宜向專家進一步了解小朋友在解題或專注方面的難處。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