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或称「丙肝」、「C型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该病毒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感染。如果不予处理,多年后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坏,例如肝硬化、肝癌。
慢性丙肝患者人数
约1.3亿-1.5亿
(2016年全球)
慢性丙型肝炎
约 20%
会演变成肝硬化
丙肝患者患肝癌的
风险比一般人
高 17 倍
丙型肝炎传染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大致相同,主要是经血液传染。其他体液也可以携带病毒,但血液中的含量最高。
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传播途径包括:
- 毒品使用者共用吸、抽或注射毒品的器具,例如针头及注射器、带血吸管及导管
- 接受未经筛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血液输送
- 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材或重用医疗针筒、针嘴
- 在医护环境中,因工作而接触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体液
- 纹身、打耳洞、针灸,因所使用的器具可能未经正确的消毒而携带丙肝病毒
- 与丙型肝炎感染者共用牙刷、牙线、剃须刀、指甲刀等个人用品
- 与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 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并不会透过以下途径传播:
- 唾液
- 共用碗碟或餐具
- 日常接触,如拥抱、接吻
- 母乳喂哺 (但患丙型肝炎的母亲,如果乳头出血或破损,就要停止喂哺母乳直至痊愈,因为丙型肝炎病毒可经血液传播。)
丙型肝炎症状
丙型肝炎病毒的潜伏期为两个星期至六个月。约有20%的丙型肝炎感染者会自行痊愈,身体能在六个月内自行清除病毒。但约有80%的患者因无法完全清除丙肝病毒而成为长期带病毒者,即患慢性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的病症
在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大部分人在急性感染期都没有病征,察觉不到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即使有出现征状,一般也比较轻微。症状包括:
- 发烧
- 疲倦
- 恶心
- 食欲不振
- 腹部不适
- 黄疸,如皮肤、眼白发黄、深普洱茶色小便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症
慢性丙型肝炎的早期病征也比较轻微,令人难以察觉。有些患者在感染了十至三十年后,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约20%的丙型肝炎患者会患上肝硬化,约5%的丙型肝炎患者会患上肝癌。较常见的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包括:
- 疲劳
- 关节疼痛
- 腹痛
- 腹水
- 脚肿
- 皮肤痕痒
- 肠胃出血
- 神志不清
丙型肝炎检查
诊断丙型肝炎,可测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CV Ab) 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 RNA)。透过血液检查,先检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如结果呈阳性,便需要进一步测试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以确定是否带有病毒。
在确诊丙型肝炎后,医生还会为病人进行以下检查:
- 血液测试,以检测血全图、肝功能、肾功能、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指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 肝脏超声波检查
- 肝纤维化检查
由于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初期大多没有症状,但病毒会潜伏在身体内多年而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因此建议高危族群接受丙型肝炎血液测试。丙型肝炎的高风险人群包括:
- 注射吸毒者
- 曾接受未经筛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的人士
- 受丙型肝炎患者针具所伤的医护人员
- 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 曾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的人士
- 爱滋病 (艾滋病) 感染者
- 丙型肝炎感染者的子女
- 丙型肝炎感染者的性伴侣
- 囚犯或以往被监禁者
丙型肝炎治疗
医生会根据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基因型、肝功能、肾功能等身体状况,从而为患者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的种类和治疗时间的长短。
传统的丙型肝炎治疗,患者需使用为期六个月至一年的注射式干扰素以及口服利巴韦林,治愈率只有50%至70%,但副作用相当多,包括发烧、身体疲倦、食欲不振、脱发、失眠、影响免疫系统、有情绪问题等。
近年,新式的丙型肝炎治疗药物 -直接抗病毒药物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 已面世。直接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以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这些口服药物适合大部分的患者,疗程可缩短至三个月,治愈率可提升至90%或以上。而且副作用较传统治疗的少,患者偶尔会出现头晕、头痛、疲倦等。最近亦推出一新型的泛基因型丙型肝炎口服药物,可针对所有丙肝病毒基因型,为丙型肝炎患者带来新希望。其疗程为三个月,治愈率可达95%或以上。
丙型肝炎患者在治愈后并不会终生免疫,应避免高风险因素,以免再次感染。综合国际研究显示,无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成功后,可以大大降低未来演变成肝癌的机会。患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成功后,也可以降低肝衰竭的机会。
患者须在医生指示下服用药物,请切勿胡乱服药,以免影响治疗和日后痊愈的机会。想知道更详细的治疗资讯,请向你的专科医生或向FindDoc查询。
预防丙型肝炎
目前尚未有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不要与人共用针筒
- 保障血液安全,香港红十字会自1991年开始对所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试,这大大减少因输血而感染丙型肝炎的机会
- 避免重用医疗针筒、针嘴
- 医护人员应小心处理针具、利器等
- 丙型肝炎带病毒者不应捐血或捐赠器官
- 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有机会沾染血液的日用品
-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 确保穿耳、纹身及针灸等器具已经正确消毒
分享文章